【帖子编号0396】美元/美股/港股
这个帖子是<2020年预测>的一部分。
只不过,这部分内容比较敏感。如果发抖音上,估计视频会当场死掉了……
必须只能在圈子里说。
先说港股:
在我看来,港股是需要规避的,主要因为港币币值容易出现风险。
(港币是联系汇率制度,汇率盯死美元。
虽然港一直声称,说发币行(几家银行)都要先存入美元,才有资格发行相应的港币。意思是,所有的港币背后都有美元做对应,要先存入100美元,才能发行820元港币。
然而,货币有一个“货币乘数”的放大效应。发行的820元港币经过货币乘数的放大,会衍生出不少于8200元的港币出来。所以美元储备永远会不够。
所以在我看来,联系汇率制度是先天性有问题的。我翻遍各种金融学教材,也没找到这个问题是怎么规避的……可惜已经离开学校了,也没法跟教授们讨论。
我也不敢说自己的怀疑一定是对的……但这个制度如果真没问题,也不至于出现1998年阻击港币的事情。
所以我还是觉得,联系汇率制度是有问题的。这个问题,在经济安稳时期不会暴露,但只要大环境稍微不一样,风险可能就会暴露出来。
你持有的港币,除了能够换成美元,或者换成人民币之外,还可以用来买东西。如果物价稳定的话,这也等同于多了一重保障。
举例来说,港币贬值了,兑换成美元或者再换回人民币都很吃亏,那么大不了,你把它花了,买回各种各样的东西也行。
所以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或者自然资源,是币值坚挺的保障。只要能够源源不断的生产出能带走的商品、或者开采出能运走的资源,货币价值就是有基础支撑的。
(这里插一句,目前很多公众号文章,宣称人民币的价值来源是美元储备,什么以“美元为锚”,外汇储备耗光后,人民币会一文不值。这种话都是放屁!)
然而香港缺少自然资源,也没有自己的生产能力。
我们在香港消费的任何商品,比如化妆品、衣服、包、表、首饰等等等等,基本都来源于进口后转卖(除非你去买香港的房子,然而香港的房价又很畸形)。
所以一但港币汇率波动后,这种中转贸易也会大受打击。因为进口价格变贵,等于成本高了,物价会大幅上涨。造成你想把钱花掉也一样吃亏。
也是基于这个原因,所以圈子里有人要去香港买保险的,我都会建议说买美元计价保险,而不是买港币计价保险。
也因此,建议大家在现阶段,不要去买港股资产或者任何港币计价的资产。
因为现在全球政治经济都动荡,这种超级微小的经济体,是没有什么抗风险能力的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再说美股。
我不盯美股很多年了,所以对美股的敏感性已经下降了。所以只好看国外机构的判断,然后自己估测一下各种看法的比例,就当是了解“市场情绪”了。
站在当前这个时间点上,国外各大机构的意见竟然有些共识,就是普遍认为,美股到了溢价过高的阶段……
准确性我不判断,因为上面说了,我不盯美股很多年了,目前对美股缺乏敏感性,所以无法做出独立判断。
但是金融市场,会有一种“自我实现”的功能,如果大家都认为有风险,就会渐渐的减持、调换仓、防守为主、保守操作,那么最终股价反而就真下降了。这就是市场预期的自我实现。
所以要警惕这种预期。
而我能做出的判断是:如果大家都减持美股,必然会有大量的美元兑换成其他货币,所以美元也是有风险的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关于换不换美元:
圈内有文字记录的我对美元的看法:
18年,值得主动换美元。
19年,大概6月改观点为汇率差不多了,没必要主动换美元了,但是手里被动收到的美元的,也不用急着换回人民币,因为怕兑换受限制。
2020年,依然认为不必主动换美元,手里有外汇的可以留一点备用的情况下,多余的结汇掉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关于美元投资:
19年年中的时候,圈子里有问美元债券基金的,我当时说这个是可以买的,应该有不少人持有了。
那么,建议在二季度结束前,就抛掉兑换回来吧(因为国外机构普遍预测9月份之后是风险点,咱们提前点好了)
上一篇:柜台凭证式国债值得买
下一篇:家庭资产配置目标的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