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过本站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,获得星球官方5-10%返现折扣。
知识星球推荐 > 知识星球精选 > 投资理财 > 珍大户的经济圈 > 家庭资产配置目标的讨论

家庭资产配置目标的讨论

来源:珍大户的经济圈 发布时间:2020年06月29日 浏览次数: 1,404 次

【帖子编号0398】家庭资产配置目标

问题:

除了房产固定资产外的家庭理财配置如下,希望大户指点一下,配比合适吗?
5%黄金
33%指数型基金,五只基金都是指数型 22%外汇,美元,瑞士法郎
20%银行理财,建行年化3%左右
12%保险,主要是理财型
8%现金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资产比例这事上没有对错,但是我不是按照比例来划分的。

首先把资产分成5类性质:

第一大类:流动性资产。
第二大类:安全垫资产。
第三大类:风险资产。
第四大类:长期收入。
第五类:养老金。

——————

第一大类资产,是最容易理解的。就是日常花销进进出出的钱。按绝对值来,数额够覆盖你1.5到2个月的花销,就够了。
(对应@刘宏云 在提问中说的8%的现金资产,你算一下数值看看,是多了还是少了。)

这类资产平时放货币基金或者t+0理财,也就2.5%-3%的收益,假设平均放两万块,那么2.5%的收益就是一年500元利息,3%的收益就是一年600元的利息。

当你不是特别富裕的时候,这几百块钱也是要计较的,不能白扔了。如果你就是活期在银行账户上躺着,那等于每年这几百块就白扔了,这是不对的的。

但是这部分钱也没有太大意义,不过就是这点收益而已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第二大类资产,安全垫。
在圈子里提过很多次。金额标准,就是够你两年(左右)的花销。可多可少,18个月也行,36个月也行。

放到流动性稍差、收益更高点的银行理财里。可以是
1、一个月只能购买或赎回一次的【半封闭型】理财产品。
2、也可以是滚动接力存一个月/两个月【固定期限】的理财。
3、也可以是半年期甚至一年期的【定期理财】,靠着滚动存钱法那期视频里介绍的方法,来弥补中间不能提前取出来造成的流动性不足。
(比如这个帖子里提到过一个每周里,只有一天才能购买和赎回的理财产品

要求必须是:
1,不能有风险。这个钱不能出坏账,也不能有涨跌。所以p2p这种是不行的!像股市一样有涨跌也是不行的。黄金外汇也是不行的。
2,在你可选的东西里,挑个收益率偏高的就可以了。
【附: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,看他们评级R1-R5中,R2、R3可以买,R4、R5就是风险大了,有涨跌的,不要买】

总之,可选的方案很多。

——————

如何理解这个大类的资产呢?
这个资产,是有很重大的心里影响的。

第一,从18岁你进大学/或者刚进社会开始,你就要有这个意识了。不是让你立即、很快把这份钱存出来,而是要有一个目标。

比如,到28岁存够16个月的安全垫。到32岁存够24个月的安全垫。那么分摊到每年中,这个目标并不高。

假设,你第2类资产,定的目标是今年新增“1.5月”的安全垫。然而实际上,你存了4个月的钱。那么多的2.5个月钱,放到第三类资产中。
(可变环节A)。

第二、这个钱有一个很重的心理学意义。
随着安全垫的增加,你在职场上会心态更加平和。不会时不时的流露出担心自己被炒掉的焦虑感。
(相信我,你的老板和你的同事都能读出你流露出的焦虑感。然后就会渐渐看轻你、压榨你,连加薪都会给的少。只有你先拥有“我做这份工作并不【只是】图你的工资”这种心态时,才会更淡定、更能心态平和的做事,也更容易受到尊重)

所以刚毕业的小朋友,确实不用着急存这个钱,因为你找工作比较快,丢了一个工作,很快就能再找到第2个。不像35岁朝上的职场老人。所以你不急这方面的钱。每年定一两个月的小目标,渐渐的增加第2类资产就可以了。

第三,这份资产更重要的心里意义,是把你和第3类资产隔离开,充当一个防火墙的作用。

第3类资产是风险性资产。如果你的人生里,不来配置一点儿风险性资产,长远看增值会比较慢。

但当你配置了风险性资产,你就会被风险所影响。跌了你会焦虑,甚至没法正常生活。
如果没有安全垫做隔离,心魔很快就会战胜你,然后就会越赔越多。
(比如有人股市赔了60%甚至80%、90%的,我从来不能理解怎么会赔掉如此之高的比例……这种基本都是心态上太过看重盈亏,心里放不下,想着迅速回本、扳回一局……)

这个世界上,有一些人是职业股民。职业股民想要做的好,就必须要“不从账户里取钱”。只要不从股票账户里取钱,才能做到把账户里的钱当成别人的钱似的,心态放松。

每个人都自己的时代,年轻力壮的二三十年里。至少能碰到两三次“风险资产”的机遇。
所以我不建议大家完全放弃,但更不建议大家一直关注。像“职业股民”一样每年都冲在里面,就容易变成王熙凤——算来算去一场空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再说第3类资产,风险性资产。

从你能够开始攒钱的年龄开始,每年要攒一部分钱进到安全垫中,又要攒一部分钱到风险性资产中。

上面举例的过程中写了一个(可变环节A)。这个可变环节a是根据外界环境来定的。

首先:
风险资产不单纯的指股市相关的东西。
股票、债券、乃至黄金都算。
(ps,大家记住,黄金不是一个长期持有的玩意。因为这个东西没利息收入的,所有不生息的东西都不值得长期持有)

其次:
股票和债券,有一个跷跷板效应。股票好的时候,债券一般不好,债券好的时候,一般股票不好。但偶尔也有都涨、或者都跌的时候。

所以至少超过一半的时间里,在股票或者债券中,是值得押一个的。整个10年周期中,估计有2-3年是两者皆不好。还有个1-2年是两者皆好,另外五六七年,至少能压一个。

这时候的可变环节a,是指:
如果你感觉都不好,存下来的4个月的钱,全增加进安全垫。
如果你强烈的感觉某一个会特别好,今年的安全垫计划先缓一缓,存下来的4个月钱,全增加进风险性资产。
然后全部风险性资产中,可能80%股20%债,或者是20%债80%股之类的比例换仓。

——————
【待增加内容:关于怎么判断每年的外部环境,该把钱放到哪块儿,我会另外写文章说明。大的方向其实更容易把握】
——————

另外,我是不建议大家自己炒股票的。无论是买股票还是买债券,你都放基金里就完了。

自己研究股票是挺浪费时间的,性价比远远比不上【只看大方向】。只看大方向,就能避免大部分情绪不稳定带来的亏损,也能赚到大部分的大势收益。

省下来的时间,你不如去研究一下创业或者赚来的钱怎么滚入第四类资产。

——————

再说第四类资产:

前面说了,人生二三十年里,多少都会遇到两三次机会。机会里赚到的钱要及早身退,不要以为好运气能一直持续。
被你抓住一次从1变10的机会,你就指望下次从10变100了,最后早晚老天会告诉你,说你太贪心了。

手里钱够了先提升生活质量,买房买车吃饭健身读书(在这之前都节俭着吧)

之后,有好方向、好机会的,拿出去创业做点啥(前面让你不要花时间研究股票了,省下来的时间,多琢磨自己所处的行业,精进技艺,积累信誉口碑人脉等等,最终能发现机会就去创业)。没有什么好机会的,拿去买地段好,预期“租售比”很好的公寓、写字楼、商铺、甚至车位。
这时候你就有了长期的被动收入

——————
第五类:

用你第四类资产的“利息”,去买个大病保险。

返回星球主页:珍大户的经济圈